東莞雕塑分析主要的雕塑語言
所屬分類:行業新聞
點擊次數:722
添加時間:2020-12-09
有相當部分的雕塑家注重東方化的哲學意識和人生體驗在當代藝術中的轉換與呈現,這對于處在后殖民文化情境中的中國如何形成自身的藝術成就,乃是非常重要的。較早如朱祖德,在極簡幾何形中引入腐蝕、潰敗和流淌,把物質從固態到液態的轉化作為主要的雕塑語言。接下來,當我們在楊明作品中看到疲憊以致癱軟的人體,在朱成作品中看到人體貼在椅子上時,我們]感覺到了中國雕塑家對于人生的獨特體驗。把人文情感和生命意識轉化為物態變化本身,這恐怕是雕塑家的天職。同樣,我們在鄧樂鉆空實體,使其在光線中虛化的仿古典雕塑中;在張永見以硬質材料擠壓橡膠,使其發生形變的抽象結構中;在展望用不銹鋼材料置換的假山石上;在于凡軟化并分散木石材料的作品中:在付中望充滿象征性的棉印結構里:在何力平神秘、突兀、飽含民間智慧的鬼城故事里:在張新剛創作出來便開始消失的冰雕上:在王強讓其順水漂流又不斷變化的幾何形內,都可以感覺到東方人對于變化之道的特殊和敏感,反映出這一代雕塑家對傳統文化的自由主義心態。這種心態加上藝術對現狀的關懷,無疑有利于我們去創造具有獨立價值的中國當代藝術成就。